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,别忘了点击右上方的“关注”按钮。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牛豆网,希望能为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。
这支部队在中国军事史上可谓最为“奇特”的存在,尤其是在国共内战时期,屡次败北,甚至曾被蒋介石怒斥为“熊军”。然而,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,他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拼搏精神,不仅曾成功抵挡住多达24万美军的进攻,还创下了四万人对抗庞大敌军的战场奇迹。
回顾这支部队的历史,可以说它完美诠释了“外御其侮”的精神,也让我们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才是铁血军队,什么才是真正敢打敢拼的勇士。
清朝末年,面临内忧外患,光绪皇帝提出变革,力图改革军队。此时,多个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吸收西方军事训练的崭新部队,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滇军。滇军在清朝时期的表现可圈可点,尤其是在1911年武昌起义后,成为了推翻清朝的主力之一。然而,这段辉煌并未持续太久。当“窃国大盗”袁世凯为了个人私利复辟称帝后,滇军再次肩负起了保家卫国的重任。
展开剩余83%在1915年袁世凯宣布称帝后,爱国将领蔡锷带领滇军组成护国军,展开讨伐行动。尽管初期袁世凯凭借强大的兵力对滇军形成压制,但随着蔡锷将军在四川泸州等地大败敌军,战局逐渐转好。最终,在广西陆荣廷的支持下,滇军彻底击溃了袁部,并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。
然而,在这一胜利的背后,滇军却在新任指挥官唐继尧的领导下逐渐迷失方向,陷入了军阀混战的漩涡。曾经备受赞誉的滇军,最终沦为地方武装的代表,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与荣耀。
时光飞逝,1937年,日军全面侵华。面临国家危亡,全国的地方武装纷纷集结准备投入抗日战斗。作为装备精良的滇军,在“云南王”龙云的指挥下,组织了精锐部队,组成了滇军第60军。该军由卢汉担任军长牛豆网,投入抗日战斗。
滇军第60军不仅装备了全套法式武器,而且士兵头戴阿德里安头盔,手持勒贝尔步枪和哈奇开斯机枪,重炮施奈德150等装备,在当时的国民党军中,堪称一流。尽管如此,由于并非主力嫡系部队,第60军常被视作地方“杂牌军”。
1937年9月,滇军第60军接到与日军作战的命令。然而,尽管部队疾行,因种种原因,他们未能及时支援上海的守军。此后,60军继续前往南京、杭州等地,然而始终未与日军发生正面交锋。但在这过程中,60军士兵威武的气势和精良的装备,极大地鼓舞了百姓。许多百姓甚至主动为60军送上口粮,士兵们也深受感动,纷纷表示要尽全力报效祖国。
经过多次战斗的洗礼,第60军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次战斗——台儿庄战役。根据当时卢汉身边副官的回忆,60军原定前往河南抵挡南下的日军,途中却接到了北上支援台儿庄的命令。刚到战场,60军183师尹国华带领的一个营就与日军展开了激烈战斗。日军很快调来坦克增援,战斗激烈异常。经过长时间的苦战,60军士兵展现了顽强的拼搏精神,甚至有战士用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,用肉搏战术奋力抵抗,最终成功将日军击退。
但这场战斗的代价非常惨重。尹国华、潘朔端等多位将领壮烈牺牲,阵亡人数达到1.3万余人,重伤5000余人。即便如此,60军依旧坚守阵地,展现出中国军人的英勇风采。台儿庄战役后,60军还参与了武汉会战、南昌会战等重要战斗,屡建奇功,成为当时少数保持完整编制的地方军之一。
然而,令许多人意外的是,这支战功赫赫的部队,在解放战争期间表现却大相径庭。60军的士气和战斗力急剧下滑,甚至被蒋介石称为“熊军”。那是为什么呢?
原因可以追溯到60军并非蒋介石的嫡系部队,武器装备、补给远不如其他国民党部队。加上内部不和,军队士气低落,很多士兵对内战心生不满。在解放战争初期,60军在葫芦岛、本溪、铁岭等地屡战屡败,不仅未能有效抵抗我军,反而表现软弱。
蒋介石曾在内部会议中对60军的表现做出批评:“这些人以前抗日时英勇战斗,现在却一碰即溃,这样的部队,怎么可能打胜仗?”与此同时,我党也察觉到了60军的动荡,开始通过地下工作进行策反,最终促成了多个团部的起义。1948年,60军军长曾泽生带领部队起义,并配合我东北野战军,在长春实现了和平解放。
60军的起义不仅对解放战争起到了关键作用,也加速了东北战役的胜利进程。起义成功后,60军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,曾泽生依旧担任军长,并开始进行思想教育和整训,准备迎接新的战斗任务。
1950年,朝鲜战争爆发,50军正式参与战斗。最初,他们在丹东和新义州等地进行小规模的防守作战,直到12月,50军跟随主力部队深入敌后,展开了血战。50军不仅成功歼灭了美军235师的坦克营,还在汉江防线坚守50天,最终击退了美军强大的攻势。
这一战,让50军的英勇事迹流传千里,成为志愿军中的一段传奇。而毛主席对50军的评价也最为精炼:“50军打得好,打得漂亮!”
50军的卓越表现,展现了中国军人的钢铁意志,也让世人见识到了真正的军人风范。这段历史至今仍是我们铭记的辉煌篇章。
发布于:天津市涨8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